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农业稳,社会才会安。这也正是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因所在。
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的环境日趋好转,一方面,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另一方面,惠农政策渐渐增多,取消农业税和各类农副业补贴增多等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得以实施,这让农民群体受益颇多。然而,农业产量增收与惠农政策的逐渐增多,并没有解决许多农民心中的困惑——丰收之后,农民阶层的收入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原因何在?又有什么解决办法?在笔者看来,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破解农民“增产不增收”这一社会问题,也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
其一,疯涨的CPI,提高了家庭农业这种小成本经营产业的成本。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在人口多土地少的地方,每户家庭可能只平均得到三五亩地;在土地稍多的地方,每户家庭可能会有十亩二十亩。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面对CPI疯涨带来的高成本投入,都会感觉吃不消。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小麦的种子价格比去年涨幅超过30%,碳酸氢铵、复合肥等化肥价格涨幅均在20%以上,机耕、机播、机收服务费上涨15%,亩均成本上涨80-90元。对于农业生产这种低利润的行业而言,这样的现实,直接阻碍了增收这一目标的实现。
其二,惠农政策,在更新、落实与监督层面,存在许多问题。拿小麦最低收购价来讲,2006年国家首次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借来保护小麦价格。但是,在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就被搁浅了,原因在于,许多地方的小麦的实际价格已经远远高出了保护价。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农产品的市场保护价,并没有随着CPI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及时更新的粮食保护价,对于农民而言,已经由此前的保护变成了现在的伤害。此外,种种农业补贴也容易遭遇“雁过拔毛”的命运。因此,惠农政策既要实现与时俱进,还要在落实和监督层面加强监管,确保不让农民的利益受到半点侵害。
其三,单一的农业生产,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农业本身是小成本经营,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缺少很强的抵御能力。而改变这样的局面,则应该致力于拓宽农民群体的增产增收渠道。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保证不侵害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的前提下,确保让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所提高,比如说,征地款、拆迁费要确保合理确保到位;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还要努力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及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还要鼓励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创收,在种植、养殖方面,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其四,农民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基本的权利要确保得到尊重。当前,农村之中,实施的社保制度主要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下,每位农民每月可以享受到来自公共财政的“基础养老金”55元的照顾。虽然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我国农民群体生活现状而言这多多少少还是显得像杯水车薪。再拿新农村合作医疗来讲,农民就医的报销比例大约在45%,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的60%和城市职工的75%,更远远落后于公费医疗。这都表明,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并没有得到一个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绝对平等的地位。权利的贫困,也是贫困,这也是农民群体不能实现富裕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天灾固然难以避免,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水平,是公共救援达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详细]
这个社会需要温暖与正能量,但人们也应该明白,你为了免费的面包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最为昂贵的。[详细]
天灾固然难以避免,但需要我们更充分的准备应对之。[详细]
买东西事后觉得买贵了,不值这个价,就应该吸取教训,下次买别的,而不是呼吁禁止所有同类商品出售。[详细]
“不得强迫自证”意味着你有权保持沉默,但这并不妨碍司法公正、惩恶扬善。[详细]
研究生教育的扩张与学校的发展策略和学生的就业形势都有关系。[详细]
经营书店不应成为小资们自娱自乐的文艺买卖,当人们在蓝色港湾的湖畔颂诗之时,请不要忘了这些读不到书的孩子们。[详细]
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是基于感情的结合,而非经济因素。[详细]
没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为,但更多的人表达的是同情。[详细]
在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楼市投机,更是重中之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