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环球视线》:展未来 共繁荣 世界盛赞中国声音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0日 10:3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评论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2011年4月19日完成台本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上周迎来了两场盛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海南,可谓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齐聚这里,而博鳌论坛也走到了十年磨一剑的关口。
    两场重要的国际盛会齐聚,既反映了中国和亚洲在世界格局的地位上升,也鉴证了中国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国家通过合作共赢挑战,共谋发展的势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两次会议上分别做了“展望未来,共享繁荣”和“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重要讲话。这两次讲话引起了国际舆论的热烈的反映,认为讲话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认识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良好意愿,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先了解一下详细的情况。

播放短片:
解说:
    4月的海南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美丽,而是两个重量级的国际会议相继在这里举行。本月14日,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在内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齐聚三亚,举行了金砖国家第三次首脑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晤时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胡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大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大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和大力加强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这四点看法,引起了与会各国领导人的热烈反响。
    第二天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博鳌开幕。当天上午,胡锦涛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胡锦涛就共建和谐亚洲提出了五点建议,他深刻阐述了亚洲人民的四种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近日来,胡主席的两次重要讲话,在国际媒体上引起了积极反响,各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深入解读胡主席讲话的丰富内涵,盛赞其重要的时代意义。日本《读麦新闻》4月16日发表新闻说,胡主席强调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亚洲人民是一家,呼吁加强地区合作,在演讲中提及“亚洲”一词,达70次以上。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胡锦涛主席的演讲,阐述了中国的亚洲政策:中国一方面将深化其参与促进亚洲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将展现和平姿态,化解周边国家对其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疑虑,对中国强大的正面意义作出了保证。巴西国家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赛尔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赛尔索 巴西国家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
    我认为胡锦涛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上的发言非常重要。我们的总统迪尔玛、罗赛夫也在场,发言将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和南非五个新兴国家之间相互合作、共同繁荣的关系,准确地摆放到了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从现在到未来,尤其是21世纪,中国经济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在金砖国家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也将在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有关这个话题,我们今天请到的是两位特约评论员杨禹先生和周庆安先生。杨先生在金砖和博鳌两次会上,也是作为特派的评论员,到现场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两次盛会。我想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胡主席这两天的讲话。我们这儿也整理了一些外媒的评论,比如像英国《金融时报》在这一篇里边就认为,通过峰会,我想它指的应该是两次峰会,可以看得得出来,中国在国际全球事务上扮演了一个更加负责任的角色,而且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由中国唱主角”的论坛,在这儿,中国可以推动其不断演变的全球议程,这是《金融时报》的观察。我想问一下,通过您近距离的观察和采访,这两篇讲话为什么会一下引起这么大的国际舆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