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黎明:越是有猫腻,越需要好名头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1日 10: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长江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公众抨击“地王现象”很激烈,却少有人将地王现象和减免土地出让金现象做一个对比。我有这样一种看法:市场招标拍出“地王”,其“贪腐含量”比减免土地出让金这一方式要低得多。

  虽然地王气焰此时有所收敛,报刊和荧屏上仍口水滔滔。但在同时,贱卖土地带来不稳定因素的消息也开始出现了。5月9日新民网报道:今年3月19日,为抗议土地遭贱卖,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草场村百余村民阻止施工队进场施工,引来大批警察。在沉默了近两个月后,5月8日,施工队再度试图进场,不出意料地再次引来大批村民阻拦。村民透露,这块87亩的土地只卖了2.52亿元,“相对周边每亩640万的价格,这块地肯定贱卖了”,他们认为,开发商以这个价格拿地时,“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

  贱卖土地,比竞拍产生天价更值得认真对待。每一个减免土地出让金事件的背后,都有腐败大案,如果感觉此话有武断之嫌,那么,修改为“减免土地出让金,背后常有腐败大案”就不是夸张。

  《土地管理法》里有这条:“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而什么是“公共利益的需要”,完全由官员任意解释和决断,这就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即用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方式超低价获得土地,然后再参照市价卖出土地使用权。这当然会在其间获得巨额利润,然而,这样的运作仅是“政府腐败”和“集体腐败”,而对权力独大的个别人来说,这样利益均沾、特权多沾的腐败很不过瘾,因为这不能让一个人、几个人一口吃成个胖子。他们本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条件和本事,不吃白不吃,吃了不白吃,如果不运用优越条件、施展特有本领,那他们谁都会感到遗憾和“浪费”。

  于是,专权的官员和开发商合谋,以免费划拨或者低价出让的形式转手土地使用权。开发商求之不得,奉献贿金慷慨大方,在此环节常有百千万巨资出手。这里的大账谁也会算,比如,只要能减下两千万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支出,即使给官员一千万还净赚一千万,这么实惠的事当然要努力去做。所以,此处的“提成比例”,最具诱惑力和驱动力。此外,既然这一步走过,偷天换日转换土地用途,将公建配套用地和工业、商业用地乃转变为住宅用地,还有提高开发项目的容积率,诸般可继续产生高额贿金回报的方式,也就“小菜一碟”,实施起来没有太大障碍。

  检点巨贪案情资料,可看出巨贪很少有不插手房地产的,几乎都有减免土地出让金、转换土地用途、提高容积率这等事。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不是这样,则贪而不巨,富而不速。

  审计署发布的2010年第六号审计公告显示:部分城市擅用土地出让金购车、购办公楼、建设职工住宅、改变土地用途等。其中,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有3个市以低于基准地价70%的价格等方式,出让土地177宗0.8万亩;有3个市的规划等部门批准提高0.18万亩土地的容积率,应征未征土地出让收入10.57亿元。可是,究竟是哪些地方、哪些单位出现这些问题,审计署的公告却只字未提。要说这里没猫腻,我不信。这些贱卖土地的城市,买地后的房价是低了还是高了,这倒是大家都清楚的。

  越是有猫腻,越需要好名头。公益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形象等等,总是买地、动迁、开工的堂皇理由,然而真正调动官员巨大热情与反常积极性的,往往是项目背后的个人收益与“终生保障”。

  (作者为知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