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复兴时评:保障房,别变成了“保障”公务员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9日 15: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复兴评论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童大焕

      从“保障房”在中国大陆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名词就充满了妖雾和迷障。有钱阶层开着宝马香车住着几百平米的保障房,有权阶层不断变着名词为自己谋福利,从最早的成本价(扣除每年折旧外加工龄补贴)购买房改房,到经适房、集资房、限价房、人才房,有的人不断更新换代获取保障房,不断升级,卖了还可再买,无止无休无穷无尽。真正的低收入群体又资格审查、又是排队等候,望穿秋水,千难万难。

      最近媒体关注是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集资建别墅”,景观设计尽显奢华的“越溪庭院”,按职位高低和与公司关系远近选房,依次是“员工、亲属、县支行其它参与人员、合作建房小组认定的其他参与人员”。回顾最近一段时间,人们不难发现,类似的事件远远不止这一起,看看标题:湖南衡山县电力局别墅群引热议;安徽电力被曝集资建房,相当一部分是双拼别墅;山西忻州限价房成公务员小区,干部倒卖赚5千万元……此外,是此起彼伏不绝如缕的各地经适房多是向公职人员定向销售;深圳保障房一而再再而三被百万富翁们骗购……

      尤其是在强大的保障房压力下,保障房异化态势越来越明显。国有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借保障房之机大建福利房的“国民负福利现象”有大规模卷土重来之势。《华夏时报》报道,部分央企打保障房旗号搞自建房,据记者调查,目前有些省市已经开始试图通过政策规范的方式鼓励企业自建保障房。按时按量完成保障房任务,既是地方政府之职,也是各部委之责,因此,各部委也以完成指标为第一要务,国资委通知要求央企大举进入保障房领域;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住建部对自建房回潮也在研究,但如果各地对这一政策利用得好,并加以规范,“在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那么重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如此这般,保障房将重新成为垄断国企和公职人员的福利盛宴,与急需保障房的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城市新移民无关。

      保障房应该保障谁?似乎不言自明,就是应该保障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包括买不起房的新移民。保障房不是要实现人人都有产权房的目标,而是要实现人人都有房住的目标。但是,自有产权性质的保障房一再被证明,在强大的房价升值诱惑面前,这类保障房不论是房改房、经适房还是现在巧立名目的限价房,都会成为既得利益者觊觎的对象,要使保障房真正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急需住房的低收入阶层,惟一办法就是彻底取消保障房的产权性质,只能租住,而且不能转租。也就是必须完全彻底地回到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本位上。否则,再多的保障房都只能成为既得利益群体的盘中餐。

      问题在于,如果要回到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本位上,则面临着土地和资金双双短缺的问题。仅今年要完成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短缺资金至少就是1.3万亿元,还不包括土地成本。在无米下锅的情况下,不论从为小团体谋利益还是从外在政绩压力角度看,从一些相关部委到地方政府,都会对保障房的异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劫贫济富”的保障,有还不如没有。我们宁可把政府保障房的目标定低一些,也不要这样变质了的“保障房”。

      我们还不应该忽视市场的自我保障功能。任何市场都有自我保障功能,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本身就是自我保障的一部分。在住房问题上一样。比如和高昂的房价相比,房租严重偏低,有的年回报率不足0.8%,这方面的房源,既包括一些未成熟的新区房屋,也包括一些高端住宅,还包括大量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老旧房屋。但是,我们在限购和“消灭城中村”等的运动中一点一点地取消了市场的自我保障功能,却又在政府和国企垄断的保障房建设和提供中把保障房变成了既得利益者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