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苗蛮子:为何难容一个有梦想的环卫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4日 10: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红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两个多月前,北京朝阳区四清厂的环卫女工张秀芳,因善于耍大扫帚而走红网络和电视。近日,她因常上节目造成误工以致丢了工作。张秀芳所在环卫组的班长说,张秀芳所在的路段仅两个人,工作量比较大,并且,“一个月里她有20天不在单位,别的同事也会有意见。”张秀芳说,“我想告诉我队里的姐妹,环卫工也可以有梦想。”

  张秀芳“被辞职”,一个显在的因素是其常上节目而造成误工。对张秀芳而言,耍扫帚、上电视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前提是必须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退一步讲,若一两天不清扫,还可以请同事“照顾”一下;但若长时间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单位又不增加人手,则可能会增加其他同事的工作量,这对其他同事来说是一种不公平。当然,在隐性的层面上,不惮以恶意来揣度,基于“见不得人好”的人性弱点,张秀芳荒废本职工作而外出“干私活”、挣名气,恐怕或多或少地引起同事乃至领导的嫉妒、反感。“别的同事也会有意见”,或许就含有这种意思在内。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环卫所辞退一个月20天旷工的员工是无可厚非的。但张秀芳“被辞职”却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人们对张秀芳单位的做法,除了理解和支持之外,更多的是表达不满。这难道是人们没有是非之分吗?显然不是。不难看出,人们之所以为张秀芳被辞退而鸣不平,就在于人们从张秀芳身上看到了一种珍贵的东西——如张秀芳所说,“环卫工也可以有梦想”,她并没有因为环卫工的身份,而丧失自信与自尊。有梦想才有希望,“扫帚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不仅给环卫工作添加了一道令人舒畅的色彩,而且感染了人们,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扫帚姐”之于普通公众,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前,我们或许可以照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或潜藏于心底里的“梦想”。在人们常常感慨于沦为房奴、上班奴甚至挣钱的机器的今天,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并在工作中创造“奇迹”,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奢望。而张秀芳给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积极的信号:快乐和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人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并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显然,较之张秀芳常上节目而误工,其追逐“梦想”的精神更引人关注。但这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其实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状态,而成就一段人性佳话的。这无疑需要考验当事双方尤其是单位领导的管理艺术。环卫所因张秀芳误工就将其解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如此做法只为单位减分而不是加分。张秀芳用扫地的工具表演了独特的才艺,并未给环卫工丢脸,而是展示了环卫工的新形象,让公众对这一群体心生敬佩。就此而言,张秀芳何尝不是环卫部门最理想、最亲民的“形象代言人”呢?即便退一步来说,张秀芳因上节目而造成误工,双方其实也是可以协商的,比如张秀芳可以拿出一部分演出资金回馈单位以及同事,或单位为她创造条件,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让她尽可能地展示才艺和梦想。

  然而,“人性佳话”注定是稀缺的,否则就不成其为“佳话”。“扫帚姐”本来是一个轻松可爱的故事,现在却因被过于理性的对待,而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这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宽容的生存空间是何其狭小。在一个开放和多元的社会里,张秀芳被辞职是其单位按章办事的结果,这固然不应受到大家的苛责,但在人性的层面却让人为之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