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易艳刚:动车事故后,公民精神更应“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7日 15: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如何让公民精神之灯常亮,如何让其延续下去、坚挺下去,“常态化”下去,是一个社会课题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为脆弱,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选择了抱团取暖;因为脆弱,那些曾为琐事争执的家人懂得了相濡以沫;也因为脆弱,整个社会都会对公民精神在灾难中迸发的力量充满感激。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很多。”

  灾难面前,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公民精神。动车追尾事故中,那些成功脱险又折回车厢救人的乘客是可敬的公民,那些连夜排队献血的温州市民是温情的公民,那些驱车到现场义务运送伤员的司机是无私的公民,就连那些不停转发寻人信息的微博网友也都是我们身边亲切的公民。由此回想长江洪灾、汶川大地震、王家岭矿难救援、舟曲泥石流灾难等,每一次都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大爱的涌动,也让我们见证公民力量的爆发。

  我们欣慰这些年公民精神、公民意识的成长。但不得不说的是,灾难时刻勃发的公民精神,往往也随着灾难的告一段落而迅速衰减;在寻常年月的寻常生活中,公民精神表现得却还很弱,有时甚至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正如一些人所抱怨的那样,如今的世道,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关系,一些人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网络上蛰伏着各种喜欢起哄的麻木看客……

  所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如何让公民精神之灯常亮,如何让其延续下去、坚挺下去,“常态化”下去,是一个社会课题。

  没人对公共事务天然冷漠,日常生活中公民精神的缺失,或许是社会急剧变化的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而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问题,主要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信任机制的普遍缺失,让公众不敢轻易释放人性中的善;另一个是因为缺乏制度化的参与途径,公民时常会觉得自己只是公共事务的“局外人”。

  客观地讲,至少在目前,我们制度化的公共事务参与渠道相对还比较“狭窄”,有待拓宽。而一些本来被民众寄予厚望的参与渠道、参与方式,在行进中也有变形走样之虞。比如价格听证会制度,原本是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途径,但频频出现的各种“猫腻”,一再打击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和信任感,好制度也没有起到好效果——今年6月,东莞物价局准备举办水价调价听证会,竟然无人报名,舆论一时哗然。

  这些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对公民精神的抑制甚至扼杀。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症下药,从多方面多途径培育和弘扬公民精神。 

  只有通过机制建设,真心实意地拓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倾听民众的呼声,采纳民众的意见,呵护民众的参与热情,公民才不会觉得自己只是公共事务的“局外人”,才能鼓励和激发公民的参与意识,才能唤醒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只有公民精神常态化,公民的善、公民的爱才能时时刻刻都如春潮涌动。

(易艳刚)

责任编辑:赵春晓

热词:

  • 公民精神
  • 常态化
  • 王家岭
  • 公民参与
  • 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