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潮白:“县太爷”迎客还是别成常态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2日 10: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国庆长假第一天,山西平遥县委副书记、县长卫明喜出演了一回“清代县太爷”。那天上午,他率领古城的“乡绅商贾”和“三班衙役”从城门中走出,频频拱手,代表当地政府及50万平遥民众欢迎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中外游客。大约感觉不错吧,昨天有报道说,卫县长表示扮演“县太爷”迎宾仅仅是个开端,以后平遥县要在这方面不断完善,使迎宾仪式成为一个吸引人的常态性演出。

       不过在我看来,热闹那一下就算了,还是别成为常态的好。一句话:不伦不类。应当承认,古城平遥以这种方式欢迎远道来客是个很好的创意。然而,如果这个“县太爷”是由他人扮演的,倒可以视为属于“历史与现实辉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迎宾仪式。但如果由县长本人赤膊上阵,性质就不同了。不错,今天的县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相当于”清朝的知县——县太爷,但是“相当于”不是“等同于”,县长扮成“县太爷”招摇过市,尽管只是暂时的“角色”需要,还是有了“等同于”的意味,因而就称得上不伦不类。这个角色诚然有“货真价实”的成分,但是对卫县长来说却属于角色错位。而别人也未必就扮演不好,刘震云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延津闹社火临时缺了“阎王”,正在看热闹、原本给人打短工挑水的杨摩西给拉来充数,结果一下子演出了名,给县长老史欣赏后还给了他一份稳定工作:专门给他种菜。

       较真的话,卫县长的“清(朝)官扮相”也值得商榷。众所周知,秦朝的时候就开始有县的建制了,始皇的功劳。此后如王夫之所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一直延续到今天。资料上看,平遥这个地方在刚建县的时候属于平陶县。两千多年了,朝代更迭了那么多,正史都厘定了二十四部,平遥的“县太爷”何以青睐清朝的知县为“正宗”呢?长袍马褂,顶戴花翎,跟电视剧里差不多,专业人士可以挑剔的,大概只剩了官服胸前的花鸟图案对不对板。报道说,“县太爷”卫明喜用文言文和白话文结合迎宾词,“形象地向中外游客推介古城的悠久历史、厚重文化和时下平遥发展的新气象”,未知其话音甫落之际,四围有无“喳、喳”之声响起。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标准时刻”刚刚过去,当年,武昌新军首义,随即清朝的统治被推翻,这种推翻决不类似于清朝取代明朝,或者明朝取代元朝等等,那是一个中国社会“性质”的分野,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今天官员的举手投足,理当顾及到这一点。

       元马致远有一出杂剧叫做《江州司马青衫泪》,虽有“泪”与“湿”一字之易,从剧目也能判断是关于白居易的故事,正是如此。唐宪宗出场时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自云“励精图治在勤民”,可是,“争奈文臣中多尚浮华,各以诗酒相胜,不肯尽心守职。中间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尤以做诗做文误却政事。若不加谴责,则士风日漓矣”。于是有了“将白居易贬江州司马,柳宗元柳州司马,刘禹锡播州司马”的圣旨传出。扮“县太爷”的出发点,较之“以诗酒相胜”还是略高一筹的,为了发展旅游,至少是“尽心守职”,但这充其量只能说是“正事”而算不上“政事”。如果平遥方面觉得“古城·风韵”的迎宾方式效果的确不错,前面说了,大可找批演员来专司此职,不一定非要县长本人亲自出马,才是“表明县委、县政府对游客尊重”。

责任编辑:鲁杨

热词:

  • 平遥
  • 县长
  • 县太爷
  • 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