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丁永勋:解流动人口压力,“对口援建”可试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3日 09: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对口援建”,既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口与资源矛盾,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帮助主要劳动力输出地就近就业,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双赢之举

       日前,北京市主要领导和优秀来京务工人员座谈时表示,没有广大来京务工人员的参与和努力,就不会有如今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北京。要把来京务工人员作为北京的新市民,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保障他们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未来北京将积极探索优秀农民工落户制度,即使是来京务工人员也可享受公租房政策。(10月12日《京华时报》)

       这样的表态让很多人感到温暖和欣慰。从外来务工者到“新市民”,不只是称谓的改变,更是对这些人贡献的肯定,也体现了政治上的尊重,身份上的认同。尤其是落户政策、公租房政策的调整,令人充满期待。

       愿景是美好的,但实行起来也非易事。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永远是城市决策的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虽然公平正义的脚步不可阻挡,但事实上,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大城市往往在户籍上要求是最严的。人口控制目标,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能否平等接纳更多流动人口,当然有理念和决心的问题,但客观条件的限制也的确存在。对于一些本地人来说,虽然一刻也离不开外来务工者的服务,但一想到要和他们分享并不宽裕的公共资源,也会心存戒备。这也是“限制低素质人口流入”理论一直有市场的原因。

       从人的基本权利来说,大家当然有自愿迁徙、选择居住地的自由。俗话也说,人往高处走,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中心”,各种机会自然要多一些。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市共登记流动人口746.7万人,其中务工人员651.3万人,比例高达87.2%。这一比例,基本能代表全国2亿流动人口的基本结构。对于大多数务工人员来说,来到大城市,也就是找一份谋生的活计,能多挣些钱补贴家用。大城市接近行政核心的优势、更多的创业机会、丰厚的文化资源,对普通务工者来说其直接意义并不大,也没有更多机会享用。很多打工者进城多年,活动范围都很少超出他们干活的工地、工作的厂区、租住的民房。

       所以,就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来说,如果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多挣一点钱,他们可能就会留在老家,不必非要“流动”。年初长三角、珠三角等出现民工荒,部分就是因为产业转移,有人放弃流动,选择就近就业。

       因此,北京这种大城市,要控制人口规模,通过设置户籍、学历等门槛,终归不是治本之策,也容易引发公平公正的质疑。调节人口流动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首先,在城市发展思路上,大城市不能太“贪心”,什么中心都想当;相反,通过产业调整和均衡布局,才能有效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其次,还可以换一种思路,支援流动人口“输出地”建设,把一部分流动人口消化在当地。

       3年前,为应对罕见的汶川特大地震,我们创造性地大规模利用“对口援建”模式,取得了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功。这一模式被认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被应用到抗震救灾之外,继续确定为支援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发展的重要形式。借鉴这一模式,那些长期受惠于流动人口的发达地区大城市,也可以选择一些主要的人口输入地,结成对子,对口援建。

       多年以来,这些大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汲取了大量的劳动力、粮食等资源,更通过南水北调等工程,直接接受“支援”。这些人口输出地区,为大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除了国家政策和财政要更多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倾斜,长期受惠于人的大城市,也应该懂得感恩,有所回馈。

       对口支援,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在基础建设、投资、科技等方面给予支持。这既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口与资源矛盾,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帮助主要劳动力输出地就近就业,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样的双赢之举,何妨一试?

责任编辑:鲁杨

热词:

  • 对口援建
  • 人口流动
  • 民工
  • 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