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央视网评:繁荣、保护农村及少数民族文化亟待培根固源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 11: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央视网评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作者:郭松民

  日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进农村和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村和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近年来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都有与城市的商业文化“接轨”,从而丧失其主体性以及应有的社会功能的趋势。这个趋势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扭转,等待我们的将不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是文化的单一化。而失去了农村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滋养,城市的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临被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全民殖民的命运。

  比如,一份农村调查表明,由于支撑仪式之核心价值的丧失,从而使本应该载“道”的农村红白喜事仪式处于无根状态——衣着暴露、跳脱衣舞、唱流行歌曲的乐队已主导了丧事的仪式及其内涵。而婚事上的仪式更是变化无穷,成为人们追求“热闹”的时尚工具,用村民的话说,什么好玩就玩什么。人们似乎并不思考,也不在意仪式背后所应该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意义,这种仪式的变迁不仅仅发生在形式上,而且在涉及仪式内核的价值与意义上。

  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如此。本来,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各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精神坐标和价值体系。”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语言、音乐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2009年两会期间,来自京族的全国人大代表苏明芳曾忧心忡忡地说:京族三岛现在只有七、八十岁的个别老人,才能懂得“喃字”的书写、读音及用意,如果再不抢救,很可能过几年就失传。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就等于消亡。

  搞好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应该和当前“走转改”结合起来。目前的“走转改”主要还是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经济问题,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也应该把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纳入视野,要在“走转改”活动中,摸清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现状,找出文化衰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农村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农村文化的领导权的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任务。并强调,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这为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对文化进行培根固源,而保护、发展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培根固源的工作,应该在“走转改”的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责任编辑:赵春晓

热词:

  • 文化体制改革
  • 民族特色
  • 灵魂
  • 精神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