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央视网评:像陈贤妹一样,做个精神明亮的好人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7日 07: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央视网评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王石川

      小悦悦事件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但带给人们的人性反省、道德反思以及制度反刍,仍未终止。人们为小悦悦的不幸叹惋,为18名路人的冷漠寒心,更为拾荒阿婆陈贤妹的义举油然而生敬重之情。

      陈贤妹值得敬重,体现在三点,首先面对伤残的小悦悦她勇敢站出来,当时没想别的,“就是想救人”;其次面对“想出名、炒作”的中伤,她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最后,面对捐款,她慷慨捐出。可以说,陈贤妹,这个弱不禁风的老人,有着强大的道德张力;这个家境寒酸的拾荒老人,精神是富有的、高贵的。

      人们用“最美婆婆”的称号礼赞陈贤妹,是的,她美在心灵,她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见义勇为,什么是古道热肠,什么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放眼现实,像陈贤妹一样的好人其实不胜枚举,比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护士”余书华……“最”字背后有民意,这些“最某某”已经被意象化,具有深刻的符号意义,镌刻在世道人心里。在人们感叹道德发炎的今天,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善在沉淀,在默默蓄积,它总在不经意之间浮出来,打动人们,让人们感到明亮而温暖。

      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似乎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受伤的小悦悦,18名路人漠然走过;面对跌倒的老人,不少人迅速逃离;面对张狂的窃贼,有的人选择默默离开……这些极端个案的被放大,一下子让人们产生了极度焦虑,不敢做好事、不想做好事、不能做好事,仿佛成了社会之疾。

      其实,正终归胜邪,热情终究能融化冷漠,道德必能击败缺德。讲述起惊险的一幕时,吴菊萍微笑着淡淡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被追问“您当时是怎么想的?”陈贤妹说“总要有人去帮助。”这些话很干净、很素朴,却真实、有力,让人感动之余,陡然而生敬意。是的,总要有人去帮助,也总有人去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小悦悦的母亲感叹“还是好人多”。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诬陷者毕竟是少数,而社会也正在谴责那些诬陷者,这正是正义的力量,也是民心所向。其实,坏人没有我们想象得多,恶人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强大,我们别吓坏了,不能因为有恶人、坏人,而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从此不再信仰善良。如果因为几个宵小之徒,就改变了我们行善的脚步,我们的价值观该是多么脆弱,一定会让亲痛仇快。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学者崔卫平如是说。在小悦悦事件之后,重新打量这句话,尤其感慨。因此,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我们在小悦悦受伤现场,我们是十八分之一,还是第十九人?如果我们只是感叹,只是抱怨,只是嘲笑冷漠,只是做口头道德家,我们站立的地方怎能光明?你有良知,中国便不会沉沦;你有尊严,中国便不会糟糕;你找准了正确的方向,中国便不会后退……

      当下,我们尤其需要见义勇为,尤其需要放大好人好事,尤其需要同仇敌忾。好人多了,坏人就少了,好人强大了,坏人便懦弱了,好人散发的精神光芒越热烈、越持久、越绵长,坏人的精神就越容易受到触动,越会翻检自省。当然,世界不是黑白分明,不是只有好人和坏人,在好人坏人之间还有大多数人,我们不宜对所有的人进行道德绑架,但不争的事实是,为了我们生活得更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向善。

      是的,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善良让人心底生暖。只要每个人都默默坚守善,假恶丑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只要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砖一瓦地建筑道德大厦,我们每个人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亮堂。

      拒绝冷漠,关键在于行动。做个好人,关键也在行动。我们别只做空口道德家,发表完道德演讲之后,无动于衷,或者一边指责别人不道德,一边自己做不道德的事。“自己不洗澡,反叫别人去搞卫生”,显然不能服众。是的,道德也许发炎了,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拒绝冷漠,都积极行动,发炎的道德一定很快康复。

      像陈贤妹一样,做个精神明亮的好人,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精神明亮了,这个世界就会明亮。

热词:

  • 陈贤妹
  • 小悦悦
  • 道德
  • 见义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