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央视网评:莫让“一毛白菜”再成被市场遗忘的角落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7: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央视网评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邓海建

       就在北方农民们依然在为土豆销售发愁的时候,山东、安徽、辽宁、新疆等地又出现了白菜滞销的情况。白菜价格从去年的一元多跌到现在的一毛多。眼瞅着就是立冬节气,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大白菜如果卖不出去就会被冻坏。所以现在大白菜的价格也是一天一个价地往下跌。(11月7日中国网络电视台)

       土豆滞销、白菜贱卖、猪肉暴跌……这一轮农产品的“过山车”显然从无限风光的巅峰,抛至哀鸿遍野的谷底。谷贱伤农。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农副产品价格太“贱”,伤害的何止是农民?作为产业链的第一环,当白菜跌破成本价,最坏的结果必然是终端市场“无菜可卖”。有菜不赚钱、有钱没菜买,这是市场体系溃坏的典型症状。

       白菜滞销,只是农产品“熊市”的一个符号。以内蒙古土豆为例,来自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内蒙古土豆种植面积114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同比提高15%,预计鲜薯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海南的香蕉也是这样,河北的大葱,甘肃的洋葱、山东的生姜、辽宁的萝卜等,表面看,都是市场滞后性与盲目性使然:前一年价高——引得种植疯狂——然后供过于求——然后烂在田头。那么,这种无序的市场调节背后,宏调之手是否作壁上观?“买菜贵”与“卖菜难”如影随形,有关部门显然很难撇清监管责任。

       白菜危机的实质,仍是一种相对过剩,或者说是结构性过剩。这一轮“白菜之殇”显然离不开三个背景:一是游资暗涌,在国际宏观形势不明朗、股市楼市双双惨绿一片的语境下,各色资本进入农副产品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此前热炒起来的“千年极寒论”和韩国泡菜危机,给中国大白菜炒作提供了十足的题材与噱头,在收购、囤积的前期工作下,市场价格一度飙高,“货源”十分充足;二是农业产业化仍是纸上画饼,尤其是一个健康的产、供、销链条迟迟未能建立,产销对接、农超对接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生产什么、规模多大、前景如何——基本停留在“听天由命”的阶段,使得农业生产带有很强的赌博色彩,市场化离农业生产还很远很远;三是农业公共服务“缺钙”严重,在农民无法预测市场的时候,职能部门又没有能及时提供生产思路,结果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其生产的目的性与专业化都一塌糊涂——越是集中种植、越是损失惨烈。

    这两年,城市为解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设立了诸多的“平价超市”。但在一毛钱、甚至低于一毛的白菜价格面前,平价超市也该脸红了。一毛钱的白菜为什么进不了平价超市?需要平价蔬菜的市民为什么买不了滞销的农副产品?横亘在这中间的,恐怕还是一些既得利益的构架:比如以高油价、高税费、高入场费等为核心的流通售卖环节,比如以高比率“倒手费”为利润的诸层中间商……

    在纾解“卖菜难”问题时,我们当明确两个概念:一是靠网友“献爱心”或者一把手“吆喝做秀”,终归是杯水车薪;二是“卖菜难”真的解决了,得利的绝不止是农民,迎刃而解的还有城市“买菜贵”的问题——而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打破既有利益分配格局、让农业不要再成为被市场化遗忘的角落。

热词:

  • 一毛白菜
  • 滞销
  • 农产品
  • 土豆
  •    

    搜索更多一毛白菜 滞销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