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展江:谁在自损国人形象?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7日 09:5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专栏-守望公域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展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最近国人在集中反思令人堪忧的社会伦理问题。由于媒体的聚焦,“小悦悦事件”和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强奸弱女的报道尤其引人注目,以至于在本月15日在广州召开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特别提到了令他和许多国人难过的“小悦悦事件”。那么为什么在一次探讨公共外交和中国的国际形象的会议上,赵先生首先提及国内的事情呢?

  我个人认为,当今开放和全球化时代,很少有绝对的纯国内和纯国际事件,某国某地发生的事情,为他国他地的人所关注,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以“小悦悦事件”为例,我就与一位法国人交流过,他所表现出来的对国人冷漠的惊讶令我印象深刻。所以赵先生将这一事件摊开来在公共外交大会上谈,我看是非常有道理的。

  公共外交是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舶来品。根据权威解释,广义上的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或人民外交(people’s diplomacy)是与外国公众进行的这样一种交流:它致力于建立旨在告知和影响的对话,它的基本手段包括个人接触、媒体访谈和教育交流等等。而在当下新媒体时代,反映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妇女儿童地位的“小悦悦事件”等已经媒体报道,立即成为吸引无数人的国际新闻。我想这也正是赵先生在会上痛心疾首、“心灵煎熬”的原因。

  赵先生被称为“中国公共外交第一人”并非虚名,从他拿“小悦悦事件”中被许多中外人士认为已经突破人类底线的冷漠说事,就可以反映他的敏锐和坦诚,而这在官员中是少见的。他在谈及中国“软实力”的构成时讲到,“中国需要输出的不只是电影、图书、戏剧、音乐,人在和外国人接触时,输出的是中国人的品德和修养。”

  我认为这句话意味深长,但是意犹未尽。因为作为高官,赵先生给他的许多同行留了面子。而我恰恰认为,担负最大道德责任的,主要不是在“小悦悦事件”中未曾施予援手的那18个路人,而是掌握社会中最优资源、影响中国发展变革进程的精英层,一个社会的精英层主要包括三类人群:政府人(官员)、企业人和知识人。而影响和拖累中国的国际形象的,首当其冲的是官员,其次是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商人。

  在当下中国,由于公权力高度集中,官员的道德水准、行为举止无疑居于对社会的示范和指标作用之首。毋庸讳言,为数不少的官员不但因权倾一时而颐指气使,而且贪腐劣迹斑斑,败坏社会风气。如果说要谴责“小悦悦事件”中那18个平民,那么仅仅从媒体曝出的贪官行径(如贪污上亿不再是孤例、某地方组织部长“立志”要玩弄女性千人)就不难发现,民众的道德滑坡与他们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我相信,并非所有官员在国际上形象不佳,实际上中国外交官受驻在国的认可度通常较高。但是上述在国内权力不受制约的官员到了国外,虽然不一定有机会贪腐,但是其言谈做派就藏不住了。而如果说在这次会议上赵启正先生对官员比较客气的话,那么参会的一些学者和地方官员就直截了当得多了,这些亲历者和过来人的见证是很有说服力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直言,贪官是对中国人形象减分最大的。云南省政协常委武克刚在对比三十年前后的变化时说,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出去基本上都很谦虚,因为出去是向人家学习的,“但现在兜里有钱了,一些人出去就想着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看的。”他发现,“很多官员出去后,越来越不像话,兜里越有钱,形象越差。”而这些,还没有涉及全家移民、一人“裸官”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毫无疑问,如果不能以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严格的制度监管住官员,尤其是高官,慢说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就是在国内,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官民矛盾也日益突出。

  当然,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在国际上的负面评价也不容忽视。“透明国际”是一个知名的国际反腐败组织,与中国有关方面保持着经常性的合作关系。从2002年起,“透明国际”每隔三年、一共四次公布其“行贿指数”,其中指出,在海外经商中,中国企业的行贿指数4次均排名倒数第二,最近两次中都是仅高于最差的俄罗斯。尽管外交部发行人最近在回应最新指数出台时强调了中国政府禁止中国企业在海外行贿的态度,但是遏制这一不良趋势的工作是防止自损国人象的第二条防线。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中国网络电视台专栏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词:

  • 社会伦理
  • 公共外交年会
  • 精英层
  • 小悦悦事件
  • 国际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