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王波:德班会议谈判展望及中国的机遇与压力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8日 09: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在南非德班召开。今年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的衰退危机,同时《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明年底即将结束。因此,在本次大会召开之际,《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白皮书(2011)中也明确提出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期望。但是,回顾今年来气候变化谈判的历程、分析发达国家的国内形势,《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

  首先,美国作为最大的非《议定书》缔约方一直都对《议定书》持批评态度,最近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使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严重倒退。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是一个严重的外部消极因素。

  其次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明确宣布不再参与《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日本1990年代积极推进《议定书》的政治动因已经不再起重要作用(日本当时正在推动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为政治大国的战略,期望通过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和倡导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大国的形象)。2011年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对日本核能立国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火电再次受到重视,日本已经提出要修改原先承诺的到2020年实现25%的减排目标。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限制化石能源使用对其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加拿大巨大的油砂资源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因此,这些国家退出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不完全是权宜之计,而是有着直接的经济利益驱动。

  第三 气候变化谈判的积极推动者--欧盟目前内外交困,难以发挥有力的领导作用。内部,欧盟深陷成员国债务危机,难以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援助等问题上对外做出有力承诺;外部,不仅美国不配合,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也明确表示不参与《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因此,欧盟难以再推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它很可能顺水推舟,不会再坚持第二承诺期的问题,而乐于将两轨谈判并为一轨,拉发展中大国入伙。

  第四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规模和排放水平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发生巨大变化。《议定书》谈判时,发达国家没有预料到发展中经济大国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尤其是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缓慢、甚至出现严重金融、财政危机形成鲜明对比。与经济增长相对应,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绝对量也快速增长。根据荷兰环境评估机构和欧盟委员会出版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长期趋势报告2011》,中国的年温室气体排放仅2003年到2010年就增长一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法国,与意大利持平。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17年将超过美国的人均排放水平。印度尽管人均排放还比较低,但年排放量自2003年以来也增长了60%,仅低于德国。因此发展中大国很难再像《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谈判时那样不承担约束性的减排任务。

  鉴于上述因素,再期望发达国家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议定书》二期承诺,目前已经不现实。即使各国谈判代表签署协议,也很难得到国内的批准。同样,根据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经济情况,即使在公约框架下,也难以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条约。在目前全球经济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做出发达国家所要求的约束性减排安排,会继续坚持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承担自主减排责任。

  因此德班会议又将像哥本哈根会议一样达成一个“同意继续谈判”的政治协议。

  中国目前的机遇:作为人均和历史排放的最大国家--美国国内的政治僵局和经济危机,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消极态度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甚至对气候变化问题是否存在的争论还在继续。因此美国难以在国际谈判中对中国形成实质性威胁。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底前不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行动。由于共和党人在国会的优势及奥巴马政府在新能源补贴政策上的丑闻(Solyndra Scandal)即使其当选第二任总统,也难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大的作为。另外,美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加拿大储量巨大的油砂资源等都降低了美国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减排的动力减小。有美国学者甚至认为2018年之前美国都难以有实质性减排行动。在美国国内无法形成减排共识的情况下,其国际承诺也难以有说服力。美国的消极减排态度降低了中国来自外部的减排压力。欧、日经济恢复尚待时日,无法推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条约的谈判,也难以在短期内对中国发难。在2015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发布前,估计气候变化问题会处于暂时降温阶段。就连将气候变化列为国家外交三大支柱之一的英国,也认识到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艰巨任务。最近英国气候大臣理查德 布莱克接受BBC采访时提出将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气候变化条约谈判的最后期限延至2015年比较现实。

  中国应该有效利用目前的战略喘息期,加快国内节能降耗,减排的政策、法律和机制的建设。踏踏实实地做好减排工作,从降低单位GDP排放入手,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能源安全与生态(气候)安全的协同目标,缩短中国能源消费和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做到从容应对。且不可因外部压力的一时减轻,就放松减排的努力。一旦西方经济恢复元气,再次形成气候共识的时候,中国就会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届时会更加被动。

  中国的压力。尽管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因为其内部因素制约而减小,但是这些国家仍然会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作为挡箭牌,应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家的压力。因此,中国除了增强本国的减排透明度外,还要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家在减排资金、技术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援助。尤其是在技术转让问题上,中国应该发挥自己在减排中的经验,利用绿色基金和其他双边机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小建设示范性减排技术应用项目,帮助这些国家推广这些减排项目的应用,树立南南气候合作的示范样板,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减轻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压力。

热词:

  • 减排
  • 政治动因
  • 德班
  • 气候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