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来论:校车安全,需要“汽车文明”保驾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1日 17: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央视网评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王旭东

  国务院法制办12月11日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校车享有三项优先权。其一,交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其二,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其三,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禁止超越。(12月11日《人民日报》)

  以最快的速度、量身定制的校车安全法规“成型”,并征求意见。我们相信,在一个月时间的征求意见内,会让民意民智“上座”,从而,打造出更加丰满、更加安全的校车,给孩子的安全出行提供最有力的法治保障。校车的优先权,其实,是孩子生命安全的“优先”,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对花朵的呵护。网友的“拍砖”,就是铺垫校车安全的行驶路;网友的“灌水”,就是浇灌祖国的花朵。

  然而,即便拥有了深思熟虑、切实可行的校车安全条例“护航”,能否一定做到万无一失?在时下的汽车时代里,“汽车文明”如果跟不上,校车可能时刻面临渣土车的威胁、飙车的威胁、醉驾车的威胁……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汽车时代在“加速”;另一方面“汽车文明”却在徘徊。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所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业内道德,中国正在加速“驶”入汽车社会,但是“汽车文明”确实还相距甚远。

  汽车越来越多,越来越上档次,但普遍缺少一个重要的“零部件”,那就是“汽车文明”。一点点的不文明都会付出社会代价。不文明具有“放大效应”。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李少明说,不文明行为造成车辆在路上停留一分钟,就会导致1公里的道路拥堵。城市的拥堵,也有汽车文明缺失的元素。在汽车文明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校车很难“独善其身”。

  校车安全,需要“汽车文明”保驾。法治护航与文明保驾,是安全校车的“前后轮”。在不久的将来,校车将迎来法治护航,如果不能辅之文明保驾,“前后轮”之间就会不协调,安全隐患就不能得到根治。校车立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汽车文明”不太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为校车安全担心之际,更要反思汽车文明的缺失;在给校车安全建言献策之时,也要给汽车文明添砖加瓦。

  汽车是一个“载体”,不仅可以承载每一个公民,而且要承载公民意识前行,承载社会文明上路。交通“红绿灯”,就是一盏城市文明的“照明灯”;交通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红绿灯”,也是检验公民意识与公民责任的“探照灯”。交通文明是否“一路绿灯”,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程。汽车可以提高交通速度,汽车更应该提高公民意识增强的速度,提高公民社会建设的速度。

热词:

  • 校车安全条例
  • 汽车时代
  • 汽车文明
  • 文明保驾
  • 法治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