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济南日报:国企别戴公益的帽走市场的路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3日 16: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济南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国企改革未来之路在何方?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于上周六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透露,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下,未来会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类型国企: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公益型国企“在中央层面包括如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企业,而在地方包括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企业”。(详见今日本报10版)

  多年来,公众对一些打着公益性旗号的国企诟病已久——— 企业赚取的暴利与“社会分红”不对等;离谱的高薪与社会贡献不对等……暴利、责任缺失,消费不透明等等,构成了备受公众谴责的N重“罪状”。

  而今,国企未来的改革之路,无疑让人期待。像水、电、气、油、通讯和公共交通等行业,若是能从市场化之路上掉头,重新回归公益属性,这当然是国民之福音。但实现国企公益化预期,防止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公众的利益,谨防戴“公益”的帽子走市场的路子。

  其一,政府要舍得投入。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领域,典型特点是:先期投入与维护经费较大,赢利周期长,若是财政不投入,听任这些企业在市场上滚爬,自负盈亏,其公益性根本无法彰显。所以,国企是否回归公益,政府投入是关键。

  其次,“央企分红”不能成一纸空文。国有企业属于一种公众信托,全民是央企的股东,企业赢利,百姓应该享有“分红”。遗憾的是,诸多国企吸金能力超强,但回馈与利润不对称。从1994年后,央企曾经10多年未给国家上交过利润;到了2007年,国家才制定政策,规定五大行业上缴“红利”的标准为税后利润的10%。权且不说红利标准过低,这些所谓国企分红,实际上仍是“取之于国企,用之于国企”,公众几乎不能从国企分红中直接受益。

  三是,国企公益化关键须实行成本透明化。建立包括价格、服务标准、成本控制、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机制,不可或缺。只有透明,才能消弭公众质疑,让财政投入和公众花费都清清楚楚。既然是国企公益化了,那么涉及价格、服务、分配等问题,该由公众说了算。

  国企回归公益性是公众期盼,但能否化蛹成蝶,来个华丽转身,尚须精确的“高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制度安排,也只能停留在嘴皮子上。国企实行公益化改革,须谨防出现“两张皮”现象——外表贴上“公益”二字,里子却依然是市场化的。

热词:

  • 公益
  • 国企改革
  • 分红
  • 红利
  • 罪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