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余丰慧:货币财政政策仍要对通胀保持警惕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9日 09: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两会召开在即,物价、房价、居民收入等民生话题仍是两会关注的焦点。宏观政策如何更有效发挥调控功能,兼顾处理好稳定物价、房价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民众对两会给予极大期望。特别是涉及百姓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切身利益的物价,虽然是敏感话题,但却是躲不开、绕不过的焦点。

  特别是在去年12月CPI创出4.1%新低后,乐观者预计我国通胀将就此消去,物价将逐步回落,通胀之忧可寿终正寝。就在2月28日,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乐观表示,物价涨幅有望明显低于去年,下半年CIP逐月回落(2月28日中国网)。对通胀盲目乐观情绪正在一些经济专家和政府官员中弥漫,如果传递到两会上,对宏观政策应对通胀非常不利,将会影响甚至误导决策层的决策。

  笔者认为,虽然我国抑制通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通胀卷土重来,物价居高不下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消除,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税政策都要对通胀保持高度警惕,两会上应对通胀的调子不能松、不能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呈现新一轮上涨,国际油价已经攀升至每桶110美元以上,随着地缘政治争斗加剧,不排除国际油价直线上涨。我国已经上调一次成品油价格,而且已经到再次上调的时间窗。其他国际大宗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走高。输入型通胀不可忽视。

  从国内因素看,经济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下降,要求货币政策放松呼声此起彼伏,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助推作用没有根本消除。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诉求强烈,基础性商品价格走高对物价冲击决不可轻视。同时,猪肉、蔬菜价格上涨趋势没有明显回头迹象。日前到菜市场发现西红柿又攀升到了每市斤4元钱。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全部税收收入中来自流转税的收入占比为70%以上。对企业和商品征收的流转间接税如果过重,将对经济活动中两个重要要素带来严重影响:加重产业链最前端的生产者负担,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残酷激烈状况下,将大大剥夺生产者利润,削弱其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挫伤其生产积极性,最终对一国实体经济构成严重打压。大大增加终端消费者的负担,推高物价,使得通胀成为刚性难以抑制下去。企业商品中的流转间接税构成商品成本,嵌入在商品价格中。间接税过高必然推高商品价格,增加最终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货币政策仍要以防通胀为主。仍要关注货币信贷,消除通胀的货币因素,关键在于使得货币信贷投放流向实体经济、实体企业里,只要朝这个方向流动,就不惧怕货币信贷增加冲击物价。

  发挥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作用,大幅度减税降费,这是应对通胀和经济下滑并存的最佳对策。大幅度降低间接税可以调动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的积极性。可以大大减轻生产者即实体经济的税负负担,吸引经济中各生产要素涌向实体经济,青睐实体企业。同时,可以降低商品价格,消除通胀的刚性因素,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根本上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减税措施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重要因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大幅度降低嵌入商品中的间接税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遏制通胀的双赢目的。

热词:

  • 通胀
  • 货币政策
  • 货币信贷
  • 财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