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刘世昕 林洁:中国经济寻求质量突围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7日 07: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从昨天至今天,7.5%是两会上最受关注的一个数字。8年来,中国GDP增速目标首次低于8%,这被诸多国际分析机构迅速解读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寻求有质量的增长。

  而在许多代表委员看来,7.5%则意味深长:这是中央政府在传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普遍的观点认为,7.5%释放一个强烈信号:过去30多年,中国不惜代价追求高速增长是为了迅速摆脱贫穷,为达成这一目标,有时甚至不惜牺牲环境。如今,中国GDP已超过47.2万亿元、人均GDP也超过5000美元,应该也有可能放慢发展脚步,追求更加有质量的健康发展方式。

  事实上,近年来,每当有重大污染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社会各界都会对污染的GDP、高能耗的GDP,甚至带血的GDP进行深刻反思。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一再显示出对中国工业质量的忧心忡忡,一系列表征工业经济不健康状况的数据被他多次提及。

  虽然我国钢产量已达7亿吨,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却只有3%,这说明利润很差。“为什么我们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留下污染去充当世界工厂?”李毅中质疑道。

  2011年,我国GDP的实际增速是9.2%,但李毅中看到的却是9.2%背后“煤炭消费增长7%、电力消费量增长11.7%”这两个数字。

  经常被经济学家引用的数据是:我国1亿美元GDP消耗能源水平是日本的7.5倍、德国的5.5倍、美国的4.4倍、澳大利亚的3.5倍,甚至是巴西的2.3倍。“按照7%、11.7%这样的能源消费增速,全世界的能源都给中国也不够用。”李毅中口出警语。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备受李毅中委员赞许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其中坦率承认,2011年,全国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并未回避这一问题。他解释说,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汪纪戎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对地方干部的考核还是“唯GDP论”,就断然谈不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谈不上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实际上,汪纪戎委员早在2003年就专门给中共中央写报告,建议修改对地方官员的评价体系。

  这位曾在国家环保总局做了8年副局长的女委员,当初分管污染防治。她见证了中国GDP两位数增长时期的环境困局,也跟很多地方官员辩论过,究竟能不能跨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她听到的最刺耳的话是,有地方官员表示:“环保就是政府和地方经济的敌人。”

  在“十一五”之前,我国从来没有完成过规划中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十一五”之所以能完成,是因为很多地方把节能减排与乌纱帽挂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签订了完成减排目标的责任状。

  随着“十一五”节能减排硬指标落地,一些地区已在尝试修改对地方干部的考核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市长宋国权显然是这种尝试的受益者。如今,对GDP,他已不再那么敏感。

  最近几年,安徽省给每个地市官员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方案,考核宋国权的指标中,GDP和工业的权重已经很小,而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服务业发展指标的权重占了大头。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住黄山的青山绿水。

  政绩考核的变化带来了黄山经济的转型。“十一五”期间,黄山关停了150家化工、造纸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另一个数字是,最近几年,黄山拒绝了160多个、总投资达160亿元的项目,理由是可能会影响环境质量。

  逐渐成长起来的旅游业、电子产业等清洁产业挑起了黄山的经济大梁,2011年,黄山财政收入的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而黄山绝不是孤例。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表示,唐山矿产资源丰富,按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再维持二三十年也没问题,但那是在“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不是长久之计。

  陈国鹰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给出7.5%的增长预期目标,更坚定了唐山调整经济结构的信心。

  两天来,被诸多代表委员挂在口中的,除了7.5%这个数字,还有温总理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热词:

  • 十一五
  • 中国GDP
  • 减排
  • 李毅中
  • 节能
  • 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