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新闻1+1]哈医大杀医案:用爱和沟通回应仇恨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08: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央电视台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核心提示:

  今天,哈医大医院篮球馆,一场为实习生王浩举行的追悼会。一个不到18岁少年的疯狂之举,一个年仅28岁医学硕士的死亡,一起恶性医院暴力事件的创伤该如何抚平?哀伤、愤怒、恐惧、期待,救急扶伤的医生如何保护自己,事关生命的医疗关系如何继续前行?《新闻1+1》今日关注“恨来了,爱回去!”

  主持人(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在昨天晚上《新闻1+1》节目当中关注了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凶杀案。节目的标题叫"杀医生",我们可能也是凶手。节目播出之后,整个节目的播出稿会在网络上刊登出来,但是不幸地看到,在节目稿的背后依然会有着很多充满着暴戾之气、充满着仇恨、充满着偏激的留言。

  随便举两个例子,今天晚上5点39分一位网友说,"我也很高兴,就和贪官被杀了一样的高兴。"今天晚上将近8点,"杀的好,现在医生没医德,没良心,大家都拍手叫好。"看到这样充满暴戾之气、充满着仇恨、充满着偏激的留言,而且还有很多。我没有意外,因为让这样的事情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对这样的网友,带着仇恨跟这个世界相处的人,有一些担心,也有一些同情,可能这也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种传染病。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在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病了,仇恨可能有万千的理由,但是回应这种仇恨却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爱去回应,去沟通、去寻求理解、去改革、去改变,怎么办?因为毕竟还有这样一个留言在提示我们。

  “现在的人因钱致病,很多人都精神不正常!人与人之间缺少的是人情;多的是仇恨!悲哀啊!不能当病人,更不能当医生!”看到最后一句话,我们所有的人必须理性下来,为什么?不能当医生,也许很多人能够做到,但是谁能够做到不能当病人?不管你现在多么健康,你做不到,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一生的规律。如果当您生病,或者当我们生病的时候都没有人当医生了,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性下来。

  来,一起去关注一下今天下午举行的一个追悼会,为那位年轻的遇难者、为那位实习医生去送行。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下午3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篮球馆近千名哀悼者,还有寄托哀思的花篮、花圈,这是一场为实习医生王浩举行的追悼会。

  除了王浩生前的同事、同学,现场黑龙江省卫生厅、教育厅以及哈尔滨市领导、哈医大领导也前来为这个年轻的生命致哀。在追悼会现场,王浩的父母情绪激动,失去儿子的母亲几乎无法站立,40分钟的追悼会,缅怀的人群心怀悲痛。王浩的学长在现场致追悼辞。

  韩志阳(王浩学长):

  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儿,很腼腆,一进图书馆就会朝着工作人员微笑。

  解说:

  今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所有的LED屏幕上也都写着追思王浩的话语。医院大楼的正门前挂着挽联,共勉完成王浩同学未尽的医学事业,向王浩同学学习。

  今天在追悼仪式的通告中,院方发出了这样的呼吁,而对于刚刚失去同事和朋友的这些医务人员来说,这样的担当也许还需要面对压力,鼓足勇气。

  韩志阳:

  首先是对王浩的悲凉,因为王浩也是从五年大学、三年硕士,硕士刚毕业考取了博士,很不容易,我们经历和走过的路都是很相似的,所以发生王浩身上或者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这种事情我们都感同身受,就如同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一样,我感到深深的悲凉,我相信不光是我,医科大学的每一个人,包括全国所有的医疗工作者以及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深深的悲凉。

  解说:

  几天来血案的发生引发了社会的持续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也都出现在了追悼会的现场。悲剧发生之后,有网站在转载此事件新闻报道的后面,设立了读完这篇新闻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投票结果显示,6161个人次的投票中,竟然有4018人选择了高兴,占到了总投票数的65%。针对这样的声音,王浩的学长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热词:

  • 哈医大
  • 杀医案
  • 沟通
  • 医德
  • 安保
  • 医患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