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蒋云龙:教师流动,别成了“肥皂泡”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09: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局长称,今年起武汉将通过改革教师身份管理,淡化教师校籍,强化教师区域管理,使名师更加容易流动。

  不难看出,促进教师流动,意在通过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促进教育的公平、平等,破解择校热。之前,亦有不少地区出台过类似规定。

  但是,好政策不一定好落实。武汉市相关人员就坦言,教师交流推进难度大、很难完成。为什么难?

  稍加分析,其实无非两个字:人、财。

  先说人。解决教育失衡,从“人”入手不失为一个重要着力点。但同时,从“人”入手,别忘以人为本。教师不是搬到哪里都能正常运转的机器。每次轮岗,都意味着对生活工作环境的重新调适,更别说要从环境优越的名校转去偏远贫穷的薄弱校。巨大的落差,从人之常情来讲,难免会造成轮岗教师态度消极。更何况,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关系多数归属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流动作出硬性规定,是否合理合规,还有待商榷。

  再说财。推进教育均衡,关键在于保障每所学校办学标准一致。但现状是,各校之间的落差极大:一些学校财大气粗,先进设施一应俱全,但在一些薄弱地区,尤其是农村的学校还停留在“黑板—粉笔”的阶段。标准化办学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经费统筹。单靠些许名师的流动,难撼教育失衡这棵“大树”。可以说,与人才的输入相比,经费的持续注入更为关键。

  不妨借鉴近邻日本的做法:义务教育教师就是公务员,被要求5年之内必须轮换。教师在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任教,待遇往往高于发达地区的城镇学校,并获得比城镇学校更好的发展机会。

  简单来说,解决方案还是两点:明晰教师归属,让轮岗“名正言顺”; 经费向薄弱校倾斜,让轮岗自然而然。关于第一点,湖北监利县正在试点。而第二点,不仅是指标准学校的建设,更是指让任教偏远地区学校的老师,在薪资、晋升、发展等各方面的标准均超出城镇学校。

  教师轮换制不可能单兵突进,要发挥作用,必须同步建立一整套配套政策,构建起轮岗的长效机制。让流动渠道畅通,让教师乐于流动,才能让美好的愿景实现,而不是仅仅一个美好的肥皂泡。

热词:

  • 肥皂泡
  • 教育均衡
  • 择校热
  • 博客
  • 大树
  • 学校办学
  • 薄弱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