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晴川:导游口出“雷语”不只是个素养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07: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红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60岁的张小惠(化名)阿姨酷爱旅游,最近她跟着旅行团去了云南,然而带回家的不是美好回忆,而是一颗被导游伤了的心。“导游的素养在哪里,怎么能对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说出这种伤人的话呢?”张小惠说,导游的话不仅破坏了他们的好心情,连下次旅游的兴趣也没有了。(5月2日《长株潭报》)  

       导游恶语伤人,已非首次。而强迫购物,或硬或软,或诈或骗,或是语带讥讽,发生争执,更是时有发生。导游的“低素养”惹人讨厌,皆在一个“钱”字。不过,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自己每天辛苦工作,可领取到的薪水刚刚能维持温饱,会是什么心情?何况又有漏洞可钻,谁不因愤恨而生“劫富济贫”之心?因此,导游雷语绝不是“低素养”能涵盖得了的。网民可以鄙视导游,更该施以“可怜”。  

       从“软”方面讲,首先,导游准入门槛过低。导游专业性很强,需要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良好的人品,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然而,现在的许多导游吃的是“青春饭”,忽视了提高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水平。笔者在旅游部门工作时,就看到不少旅行社在招聘导游时只把漂亮、年轻作为主要的聘用标准,忽视专业水平尤其是对道德水平的考量。过低的准入门槛,致使一时找不到工作者轻易加入,素质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其次,存在导游“零工资”、“低工资”现象。如今的导游,更像是企业招聘的临时工,旺季吃香,淡季则常常被打入冷宫,没有一丝工作保障,即便“出台”,还得交人头费才能拉到客人……试想,如果导游有足够能力保障自身生存,还会不顾廉耻到要从游客身上敛财吗?这方面需要从制度层面考虑,比如把导游纳入最低工资保障范围,否则“宰一个是一个”的思想就很难根绝。  

       从“硬”方面讲,要让游客有足够的消费知情权、消费选择权和消费安全权。一是提倡“纯玩团”、“纯游团”。对于景区购物场所,政府部门可将物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游客在与旅行社签合同时就明码实价地给导游小费,规范小费标准。这不仅可以稳定导游或司机的收入,减少宰客事件,又和谐了与游客之间的关系,达到在游览上“双满意”,在经济上获“双赢”。其二,大力推行挂牌经营模式。这是很多地方通行的做法。不仅写明企业、导游姓名,还有监督电话。让导游行为照在阳光之下,随时接受游客评断。其三,建立责任追溯制度。“害群之马”虽为个别,但杀伤力却是群体性的。除了惩罚有关导游,更要给相关企业惩罚,直至彻底逐出当地市场,以儆效尤。如此,游客还会依靠微博来发泄心中怨气吗?导游还敢“鄙视可怜”游客吗?  

       其实,旅游市场的宰客行为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比如今年“五一”期间不少景区门票“抢涨”,与对游客说“鄙视与可怜”本质上并无分别。所以,导游雷语,表面看是素养问题,深层次上却反映出一些旅游城市软件建设、运营水平、发展理念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看来,旅游市场已不仅仅需要一次道德风范整顿这么简单,有关部门更要在旅游市场监管上做一次深刻检讨,尤其在如何完善旅游市场的管理机制,包括物价、市场、监督、安全、投诉等各种旅游因素的统一规范管理上思考,否则很难能让游客找回对出门旅行的美好期待。

热词:

  • 导游
  • 旅行团
  • 恶语
  • 强迫购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