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英国《金融时报》5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股市为何不涨?
21世纪最强的经济增长神话未能造就绝佳投资良机。尽管中国GDP迅速增长,股票市场的发展却步履维艰。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差,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体制。在该体制下时常会出现新股定价过高的状况,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及其承销商。而那些买入新股的投资者则会亏损,如此一来,中国的广大普通投资者渐渐对股市失去信心。
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此之快而股市表现却如此乏力,这种状况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首先要指出,中国并没偏离正常轨道。GDP对理解经济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对股市回报率而言,GDP的预测作用就要大打折扣。GDP与股市表现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至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为何屡屡让投资者失望,中国给出两大原因。
第一很简单——股市不够成熟。中国股市创建至今仅有20年,假若中国股市的表现和发达经济体中那些历史悠久的股市表现一样,人们反倒会备感意外。上证综指成分股中,有许多权重股(包括几家大型银行)均在2005年后才上市。
第二是市场的法律和政治背景。改变这个因素的难度要大得多。从道琼斯对中国股市的研究可明显看出,内幕交易会腐蚀市场。只有获知关键信息(通常与政府即将宣布的某项政策有关)的投资者能获利。其他所有人都只是碰运气。尽管中国已采取措施清理市场,但内幕交易仍十分普遍。
投资者如今已对中国股市的不成熟和内幕交易习以为常。经过过去10年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如今的股市更多体现了各种负面因素。中国股市市盈率已接近历史最低,约与美国的水平一致。
▲(作者欧阳德,何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