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谭浩俊:二轮经济刺激要把握好三个“度”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09: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审批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紧接着,银行、证券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新政,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和要求,加上铁道部一次性获得银行2万亿的授信,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呼之欲出。

  而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近几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口也再现2008年的一幕,前来跑项目和资金的可谓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就连周边的小饭店、小宾馆、小休息地,也被各地“跑部”的人挤满。

  而在地方,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几乎所有经济部门都在整理、搜集和包装项目,并简化一切程序,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项目报送到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力争在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分一杯羹”。

  地方的心情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特别在目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多争取一些项目和资金,对稳定当前经济增长和下一步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对国家有关部门来说,却不能也抱着这样的态度和想法,而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做好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拨付和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工作,避免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某些问题的重现。具体的,就是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度”。

  首先,信贷资金投放“度”。上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信贷资金投放方面,既有值得肯定的成绩和经验,也有需要总结的问题和教训。就成绩和经验而言,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种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以及重点骨干企业等予以最大限度的信贷资金支持,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中国经济才稳住了阵脚,避免出现大的震荡。

  但是,由于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特别是银行在执行中央政策过程中,过多地考虑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以至于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过度倾向于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以及极少数大大型国有企业。从而,使信贷资金的投放结构严重失衡,在市场流动性已经过于充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却普遍资金紧张。更重要的,由于信贷资金投放速度过快、规模过大,为日后通货膨胀的发生提供了太过丰富的货币基础,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所以,有关方面在执行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时,一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训,切不可再在信贷资金投放数量上做文章,而要从质量上下功夫,确保新增信贷资金必须重点投向实体经济和民生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中小企业,不仅要量上保证,而且要在融资成本上体现。而对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仍然不能开任何口子。不然,后果会更加严重。

  其二,项目审批“度”。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项目的审批,对发改委来说,也就是例行公事,完成一下手续而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什么项目都批、什么条子都开,而更要掌握好尺度、把握好方向、拿捏好标准,做到“八个”不批。不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不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不批、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不批、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项目不批、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项目不批、争议很大的项目不批、重复投资和建设的项目不批、没有发展前景和效益不好的项目不批。

  同时,对在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上报了项目、获得了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地方配套不到位、项目实施没有明显进展的地区,在此轮项目审批中,要严格把关,严格控制。只要对上轮项目实施不到位和进展不顺利的情况,提供不出有说服力的依据和理由,此次原则上不审批新的项目,而重点完成上一轮项目,避免“空手套白狼”现象的再发生。

  对地方上报的产业类项目,只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有市场前景、有国际竞争力的,则应当提高审批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程序,以便于地方和企业快速推进、快速见效。

  再者,就是政策和资金扶持“度”。在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一个“后遗症”很大的问题,就是重非生产性投资、轻生产性投资,重政府项目、轻企业项目,重国有投资、轻民营投资。结果,从2008年到现在,生产性投资始终上不去、民间投资始终启动不了、实体经济始终难以复苏。

  因此,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在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必须做到“两个平衡”,即非生产性投资与生产性投资的平衡,并向生产性投资倾斜;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平衡,向民间投资倾斜。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实体经济振兴,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后者则是为了让民间投资者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一视同仁”,从而,提供投资信心,特别是投资实体产业的信心。也只有这样,相关职能部门向民间资本发出的邀请、抛出的绣球,才能被民间投资者所接受和接纳。不然,民间投资者仍然会持币观望,甚至继续热衷于虚拟经济,或者将资金向国外转移。

  总之,越是形势严峻,越是工作压力大,越不能惊慌失措、顾此失彼,而要从容不迫、运筹帷幄、镇定自若、尽快而不乱。只有这样,经济刺激计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产生效果。

热词:

  • 经济刺激
  • 信贷资金
  • 实体经济
  • 民间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