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李晓亮:深圳车祸案不盲从妄断,以质询求真相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08:5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华西都市报评论员李晓亮

  深圳一起车祸,牵动万千人心。舆论的关注,也早已超过醉驾飙车等交通肇事范畴,因为该事件的后续发展,让原本简单的“交通致死案”走向,演变出“顶包作假”的疑云。5月29日下午,深圳市交警局第二次召开“5·26滨河大道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深圳交警提供了新证据,再次否认跑车肇事案顶包。肇事跑车的车主,也现身说法。不过,即便车主为证清白裸身验伤,交警也表示有需要的市民都可以申请查询原始视频资料,但舆情对“顶包门”的质疑,仍未平息。警方表示将在第三次发布会上,公布包括指纹、血迹、DNA在内的最新证据。

  就一个交通肇事案,打算以连续三天的专题发布会,来释疑解惑,满足公众知情权,打消社会疑虑,这样的信息公开速度和力度,前所罕见,颇值得肯定。

  既然是信息公开,就应遵循最全面最权威的原则。否则,稍有些考虑不周,抑或过分考虑,害怕公布完整视频太耗时,或觉得原始视频清晰度不够,而进行剪辑,都会引人联想。如这次公布的视频片段中,“侯某一夜之间成了‘光影帝'、‘静止帝'以及还有‘穿梯帝'”,都会让“顶包说”发酵。也许,警方编辑视频,是为方便民众观览而进行的“整形美容”。但在现实情境下,这种好心易遭误读,还不如直接公布所掌握的全部视频资料,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公布信息,也无妨一步到位。若留下些许模糊的是非地带,难免招来种种揣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说,当年因为信息公开失当而成为“七十码”笑谈的胡斌案,也曾闹出过“替身事件”。“替身说”不全是大众的“受迫害臆想”,而是在信任断裂的语境中,人们难免成惊弓之鸟,进行惯性质疑。而在“魏志刚醉驾案”中,也因警方公布的录像中缺少关键的“29秒”,引起众多猜疑。

  现在深圳车祸案,不能再步后尘。连续几天的新闻发布会,是修补公信的绝佳努力,而视频的“盲区”,则是检验司法公正的试金石。视频的盲区,必须由司法公正来修复。就现状看,车主虽已裸身验伤,但疑点并未消去。除了指纹、血迹、DNA等证据外,还有疑团待解:比如车主无伤,最多表明当时驾车的未必是他;警方公布了车主事发后离开住所时的录像,但他何时进入住所的却没公布;车主离家后去了哪,事发后相关当事人的通讯记录,应该不难调查,如有疑点是否应一起公布;作为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涉事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警方调查,掌握的证据应较为全面,为何信息披露却显得遮遮掩掩,这都让人感到疑惑。

  就如“胡斌替身”案一样,我们对深圳车祸案是否存在违法顶包行为,不能在未掌握确凿证据前妄下论断,也不宜轻佻地传谣。一切论断,该建基于完整的证据链上。但对那些显而易见的疑点,我们没理由放弃质询探究真相的持续冲动。毕竟,真相如何大白,有时也取决于民意的执念与努力。

热词:

  • 车主
  • 深圳交警
  • 盲区
  • 顶包
  • 车祸
  • 警方
  • 29秒
  • 整形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