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梁剑芳:谁来给我们的孩子看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09: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近期,广州几家医院以该院靠近儿童医院为由,请求上级取消本院的儿科。若非国家规定三甲医院一定要开设儿科,许多医院巴不得扔掉儿科这个“烫手山芋”。(《羊城晚报》6月1日)

  春夏之交是儿童发病的高峰,很多医院的儿科包括儿童医院都人满为患,急诊候诊四五个小时已司空见惯。一方面,儿童就医苦于排长队;另一方面,不少综合医院却有意取消儿科。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手足口病,都要等6-9小时!如果你能等待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这是5月19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挂号处工作人员在窗口张贴的手写告示,被网友曝光并遭口诛笔伐后,医院负责人道歉,当事人也被扣发三个月绩效工资。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该工作人员说了实话,只是语气过于直白;即使语气改得再亲切,儿童看病难的事实也丝毫改变不了!

  儿科爆棚,说明儿科数量不够;急诊都要排长队,说明儿科医生不够。有需求就应该有供给,应大力发展儿科才对,为何大型综合医院反而竞相逃避?

  儿科是麻烦最多、“效益”最差的科室之一。儿童对外界理化因素敏感,许多检查如CT、X光等,原则上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儿童的用药量通常比成人少一半,很多药品如针剂需拆开来用。儿童小病多、大病少,单次就诊的花销小。在很多综合医院,儿科的收入可谓无足轻重。

  另一方面,儿科是最累、最苦寒的科室之一。从早晨8时开始看病,一直到下午6时下班,往往一口水都顾不上喝,饿得不行,中午趁病人进出门的间隙匆忙喝一口牛奶——这是一位小儿呼吸科医生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据广州妇儿医疗中心门诊部主任介绍,该院今年门诊量可能突破350万人次,每天每个门诊医生要看70至80个病人;流感时,有大夫一天看了130名病人!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儿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很多症状都要靠医生观察和发现,这就特别费时费力。为了避免差错,医护人员要对药物和治疗措施反复核对,疲惫不堪。由于科室“效益”不高,儿科医护人员的收入也就高不起来。

  在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的当下,儿科医护人员挨打的现象更不时出现,尤其是护士,经常因为静脉穿刺时未能一步到位而被家长报以老拳。儿童病情发展变化快却难以自我表达,加之容易对药物过敏、出现不良身体反应,用药再谨慎都可能出事,这些导致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区。“收入低,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没有尊严,没有社会地位……”是很多儿科医生的苦衷,于是,医学生中盛传“当什么都不当儿科医生”!去年广州妇儿医疗中心招聘40多个儿内科医生,应聘者中有20个符合要求,可最终前来报到的才13个。

  数年前,有调查显示,“90%的医护人员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医”。今年2月,厦门大学宣布从9月开始,该校所有新招的医学生免收学费,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生源!

  当前儿科面临的困境,只是医院未来困境的缩影——医学院校的招生困境已经显现,医学生甚至医生改行当医药代表早就不新鲜,连不少护士都开始苦学英语以出国就业……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医护人员的执业环境,那在不久的将来,谁来为我们看病?

热词:

  • 儿内科
  • 看病难
  • 效益
  • 医生
  • 医护人员
  • 烫手山芋
  • 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