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7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首都仍然乐在奥运中 虽然2008年奥运会过去4年了,但北京奥运的遗产可谓历久弥新。
“北京人依然沉浸在奥运精神里。”我女儿米歇尔说。今年21岁的她在北京长大,并见证了这座城市主办奥运盛会。“场馆有点旧了,但还在用。鸟巢现在是旅游景点,也举办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水立方的水上公园收费向公众开放。”随着伦敦奥运会临近,中国观察家们问:“奥运会给北京留下了什么遗产?”
“遗产有好有坏。不好的遗产是中国要出巨资维护大型设施,因为他们不能充分以商业形式对其开发利用。积极的一面是个体对体育的参与度。现在人们都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安可顾问公司高级咨询师麦健陆说。
北京人也一改质疑和批评态度,转而为奥运骄傲。“整体看还挺好。基础设施比以前强多了,游客也多了,生意也还不错。”36岁的出租车司机张文佳(音)说。中国成功避免了后奥运衰退。这要归功于规模大、势头强和潜力足的经济。无论是否承办2008年奥运会,很多观察家认为中国都将发生快速变迁。尽管如此,他们仍称赞奥运会是变迁的催化剂。
“奥运遗产有很多方面,从硬件到软件。”北京新闻办主任王惠说。她认为奥运会加速了北京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进程。奥运会也给中国一个机会,用文化和历史遗产吸引游客。王惠说,北京的软件也得到改善,“老百姓的习惯在变。北京越来越国际化。奥运会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中国的海外形象”。
然而,北京也为加速的现代化付出代价。很多胡同被拆毁,让位于新场馆和摩天大楼。另一个代价是污染。很多绿色工程仍未完工。北京投入数十亿美元解决环境问题。但4年过去了,北京的污染指数屡创新高。
无论如何,北京正在快速发生变化。现在它的形象比起我40年前第一次造访时,已是焕然一新。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北京仍然是一座迷人而富有活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