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曹 彧:让校园体育文化贯穿教育过程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0日 14: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体育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铸体魄与人格并重,勉清华学子以笃恪”,“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些脍炙人口并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的校训影响了一代代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清华学子,“学校教育对人格与体格的塑造应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贯穿教育过程,形成它的脉络、体系和风格,这十分重要”,清华大学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以贯穿历史的讲述和针对现实的分析阐明了这一观点。

  百年清华重视体育育人

  记者:学界说,今年是清华大学的“体育百年纪念”,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学校体育,是中华民族体育发展的一部分。从普及体育到终身体育,从培养人格到运动道德,从东亚运动会选手到北京奥运会选手,清华体育为推动中华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包含着清华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理念?

  张冰:清华学堂1911年建立,学校成立一年后就对体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正式开设了体育课,设有体操课,体育及卫生课和强迫运动。清华的几任校长为清华的体育和健康理念建设以不同方式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并形成了一种文化体系。

  1913年周诒春出任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是清华德、智、体三育并进教育方针的首倡者和竭力推行者。他是最早提出把清华改办成完全大学的教育家。他主持规划并动工兴建清华著名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

  1931至1948年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特别提倡“通才教育”的体育观,他说:“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不只是求学生毕业后个人的发展,而是能为社会和众人的幸福谋福祉。有用人才首先要身体健强,才能担当艰巨工作,否则任何事业都谈不到。我们要将灵敏的脑力,寄寓健全的体魄之中,有了健全的身体,还要有健全的人格。”他还说,要把体育当成“培养高尚人格最好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深深影响了1952年出任清华校长的蒋南翔,他指出:“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由他提出的“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在清华园上空回响了半个多世纪,并且还将继续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清华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曾担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提出“学校应该首先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教育组织的优势,以‘育人至上'作为基本原则,贯彻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的始终,用‘体魄与人格并重'来改造青年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学校领导始终把体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充分重视。从“完全人格”到“全面发展”,“育人之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从“业余赶专业”到“体脑平衡,追求卓越”。

  虽然时间跨越了近百年,校领导换了几代,但是培养人的宗旨始终没有变,体育在育人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可以说清华一以贯之的体育育人理念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芒,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思想也成为清华可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的根本所在之一。

  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

  记者:不久前由上海交大牵头,全国20多所百年高校参与的《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写筹备会在交大举行。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体育负责人参加研讨会,这是否说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众多百年老校的重视?

  张冰:的确是这样,在这次研讨会中大家形成一种共识:体育对国家是生产力,对单位是凝聚力,对个体是生命力。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身、娱乐、教育、激励等功能,对于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参加会议的百年名校皆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素材可供发掘和探索。中国当代体育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从近代大学百年体育发展史中可以寻求到好的经验和做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百年名校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开创之举,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见解,这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十分重要。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记者:您认为如何让校园体育文化真正贯穿教育过程?

  张冰:校园体育文化应该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形式对高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之中对师生健康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成为最终的关键。其中的体育观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又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体现着校园体育文化主观愿望和文化品位。

  以清华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培养了以拼搏实干著称的大批工科人才,更使社会留下了清华人埋头苦干、不论得失的扎实印象。因为保证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训练之外,在遇到困难时顽强的斗志、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以及健康、强壮的体魄是分不开的。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这是我后来在领导科研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连续的高强度大负荷工作时的重要保障。”

  清华大学的中青年高知识人群,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一方面要肩负科研、教学、行政、研究生培养等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尽到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家庭义务,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使得很多教职员工的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为他们服务的“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宗旨就是以我校教职员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体育与健康科研和服务工作,研究健康科学、推广健康理念、促进健康生活,成就健康人生。

  “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种个性,就会收获一种成果。”人以正为贵,体以健为贵。体育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时空的反复博弈,让每一个永恒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达到最大的价值体现,这既是我们的本能所致,也是我们尊重生命的开始。

  2012年是清华大学体育百年的纪念日。清华大学从办校第二年起就开设了体育课并进行学生与教职工的身体素质测试和健康检查,这一百年来清华大学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体魄与知识、文化、修养和全人格的教育培养体系,充分履行了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其实已经不于言表。

热词:

  • 校园体育文化
  • 教育追求
  • 体育与健康
  • 校园文化建设
  • 教育过程
  • 近代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