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熊丙奇:社会对高教的需求不仅是“就业”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3日 08: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仅有就业需求、经济层面的需求,还有为社会提供思想、发展人文的需求

       日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二是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非正规就业现象仍然严重。(7月20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整体背景下,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不断。在这样的呼声下,我们看到不少学校确实增设了“热门”专业,比如经管、法学等专业,同时减少了传统学科的招生规模,比如历史学、哲学、理学等。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结果却是,一些“热门”专业,在大学趋之若鹜之下,转眼变为“冷门”。

       问题出在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理解,出现了严重偏差,以为“需求”就是就业需求、经济需求。而实际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仅有就业需求、经济层面的需求,还有为社会提供思想、发展人文的需求。当然,高等教育出现这样的偏差,与政府部门和社会舆论对需求的理解也有密切关系。我国政府近年来就一直以就业率来考核各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社会舆论也高度关注高校的就业状况。认为能让学生在毕业时“好就业”的大学就是好大学。

       只以“就业”需求来要求高等教育,必然出现两方面的结果。一是所有高校都以就业为目标进行教育教学,结果是把大学变为职业培训所;二是什么专业热门、好就业,大学就一窝蜂开设什么专业,结果是专业开设重复,大学缺乏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却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

       如果认识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元的,那么,高等院校就应该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其中,有部分高等教育应该以社会就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有一部分高等教育则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提升。而对应这些不同办学定位的高等教育,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在美国,高等院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其中有两类,很值得我国内地发展高等教育时借鉴。一类是“供给者导向”,即以办学者为主,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开设相应的学科、专业;一类是“需求者导向”,即办学者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地开设求职者需要的课程。前一类其实就是精英教育学校,这类学校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并不追求社会热门,比较典型的是上个世纪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金斯曾谴责人们把大学看作“服务站”,目的是帮助学生讨生活。后一类则是职业教育学校,这类学校追求的就是给学生找一份好工作的技能。

       我国高等教育过去10多年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高等院校被称为是象牙塔,所有学校,包括高专,都与社会保持着距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起,高等教育大扩招,在教育产业化观念的指引下,几乎所有高校,都走产业化路线,学校办学变得极为功利,非职业化、技能化的课程在大学逐渐淡出。出现这两个极端,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高等院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大学的办学定位是由政府部门确定的,而不是自身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其结果是都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这样的高等教育发展,连办学者自己也感觉迷茫。

       最近研究生教育备受社会关注,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50多万,是10年前的2倍多。从教育的定位分析,研究生教育总体来说,属于精英教育。精英教育能如此快速地扩大规模,在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是比较罕见的。这源于我国大学错位地“积极满足”社会需求(对高学历的需求)。办学定位就发生根本性错误,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降,就业情况不如本科毕业生,也就在意料之中。 

       只有让高等院校有合理的定位,才能满足于不同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赋予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拥有办学自主权的大学,会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传统,确定不同的办学定位。在这种办学环境中,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评价也才会理性,不再用单一的就业标准评价大学,而会结合不同大学的不同办学定位,去评价这所大学所开展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

热词:

  • 社会
  • 高等教育
  • 就业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