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2012年两会:不同寻常的年份 不同寻常的两会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1日 14: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记者张宗堂、齐中熙、杨维汉、赵 超

  这是不同寻常的年份——

  2012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是不同寻常的两会——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5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将在两会上履行职责、共商国是,审议和讨论一系列报告和法律案……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宣示掷地有声。

  不同寻常——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

  2012年,形势复杂、极具挑战——

  外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内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犹存,部分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前不久,联合国发布的报告预测:201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蹒跚前行”。报告把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从半年前的3.6%下调到2.6%。

  “从2012年开始,也许要延续5到10年的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这样预计。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不可避免,也完全正常。”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说。

  2011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长9.2%,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且逐季回落。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确定了“稳中求进”的2012年工作总基调。

  “形势如此复杂,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要‘稳’。同时,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发展实惠,是‘进’。”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不少经济学家这样解读,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变:从中长期看,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仍处战略机遇期;从短期看,内需增长仍然稳健;从调控手段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

  他们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已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速会逐步回落,二是通胀压力将较长时间存在。解决由此引发的新问题,关键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结构、体制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各界意见时强调,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性问题,还是分配不公问题、反腐败问题,都得靠改革、靠制度建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改革”无疑将成为今年两会除“发展”之外的又一关键词。

  “当前,任何一项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结构调整进展相对较慢,主要是受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制约。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首要的就是要抓住机遇推进改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和讨论,是把党和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也是凝聚力量、增进共识的过程,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两会意义尤为重大。”

  不同寻常——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我特别希望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能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这将是我国民主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耄耋之年的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陈光中教授,谈起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心情激动。

  作为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舞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见证了我国政治文明的不断前行。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诉法1979年制定,1996年第一次“大修”,是国家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的程序法律。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再次修改的刑诉法草案,并将草案全文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决定将凝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法律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这次修改是基于近些年的司法实践,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充分说明了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在法律修改过程中,对民意的尊重和吸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认为,30多年过去了,刑事诉讼法从无到有,从粗疏到细密,每前进一步都体现了程序正义对人权的保护。但近年来,杜培武、佘祥林、赵作海等重大冤错案的发生,暴露出一些问题,吸取教训、推动修法势在必行。

  仅从条文的数量看,这部法律条文最初164条,1996年修改后增加到225条,这次修改将增加到300条左右。“条文的增加与细化,程序规定得更严密,‘保障人权’的理念在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的条文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全程参与第一次修法的陈光中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仔细研究了修正案草案后说:“草案体现了政法机关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是这次修法的又一重大进步。”

  2011年,刑事诉讼法紧锣密鼓修改的同时,在现行选举法指导下,我国进行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9亿多选民选举产生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

  在这场社会主义民主生动而深刻的实践中,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是1比1。而以往,这一比例曾经是8比1、4比1。这一选举实践中,城乡居民首次实现“同票同权”,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平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民主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宪法学专家韩大元认为,现行选举法有望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提供法律保障,基层群众将获得更多话语权,有利于强化社会认同,增强凝聚力,提高基层群众民主权利,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今年初发布的信息,已基本完成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省份,选民平均参选率超过90%。从选举结果看,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及妇女代表的比例较上届都有所提高。

  亿万人民践行的民主,正在为下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打下坚实基础。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审议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有关专家指出,这个决定将贯彻选举法的规定,以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等重要原则。

  5年前,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最终使得3名农民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落实选举法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各方面代表比例,拓宽了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扩大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社会基础。韩大元认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将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再次大大推进。人们有理由期待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更多新面孔亮相中国政治舞台。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韩大元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两项工作牵动人心,它们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生动展现,必将载入共和国民主发展史册。”

  不同寻常——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崭新内涵

  2011年12月29日,北京迎来一场瑞雪,空气变得清新起来。

  当天,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与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进行了一场有关PM2.5的对话。之前的一个多月,全国多个地方持续的大雾灰霾天气引发公众对PM2.5的持续关注。

  “应该尽快建立PM2.5监测体系,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中国人不应该呼吸比别人差的空气,开始公布的数据可能不好看,但是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与会委员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总体上说,近些年百姓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蓝天,呼吸到了越来越干净的空气,对PM2.5这一‘陌生’话题的瞬间爆炸性关注,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这是更高层次、更新内涵的民生追求。”全国政协委员黄海说。

  其实,过去的一年,这样的关切无处不在,从普通百姓到代表委员,从各级党委政府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民生问题,广大百姓关切,代表委员关注,党和政府关心。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透出的民生理念,从侧面反映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取得了世所公认、百姓认可的好成绩。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广大群众对“民生”也有了新解读、新需求。

  两会前夕,一项有关两会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社会保障、公平正义、反腐倡廉的关注位居前列。这样的调查结果验证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的预测。

  他认为,今年我国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将实现全覆盖,保障制度普惠全民的愿景即将实现。因而,人们更加重视制度性公平,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使整个社会沿着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取向健康发展。

  “中国已经进入需要解决‘发展后问题’的阶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凌云说,“面对分配不公加剧、安全压力增加、民生发展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对民生进行再认识,从解决具体民生问题到全面推进民生发展进程迈进。”

  物质生活日渐改善、日子越来越好的普通百姓,也表达着各自的民生新期盼——

  在浙江义乌打工的李超军希望企业能提高员工工资和待遇,让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能够跟上GDP的发展速度;

  河北省行唐县信庄村百年民间戏班的组织者张洛江,希望解决戏班生存发展的实际困难,让戏班后继有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自称“雷锋铁杆粉丝”的山东省菏泽市减震器厂下岗工人张玉贵,希望雷锋精神能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让崇尚奉献、恪守道德、助人为乐的文明之风吹满神州……

  “从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生需求也从解决基本生计、追求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向享受更高社会福利、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快速转变。”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张神根说。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携着百姓新期盼,带着民生新话题,代表委员们已做好了准备——

  全国人大代表赵长义会前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准备在两会期间围绕防止流域水污染、加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对重大事项的决定监督力度等问题提出建议;

  在河南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说,粮食实现“八连增”,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差得很远。他准备就这一问题和代表委员广泛交流,寻求破解途径;

  来自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陈鸣明,准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体会,就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提出意见和建议……

  “说到底,民生问题的根本是发展问题,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张神根说:“即将召开的两会,期待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老话题进行再认识,形成新共识,拿出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激发起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团结奋进奔小康的信心和力量。”

热词:

  • 民生
  • 两会
  • 发展
  • 民间戏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