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熊丙奇:自主择业与自主招生,谁的自主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4日 07: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到现在还有这种明显不尊重求职者的节目存在而且很红火,反映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平等的就业观、人才观并未确立,个体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是弱势的,这难以保障个体的权利

       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接连遭遇质疑。节目的名字,看上去对求职者很尊重——“虚位以待”,可是从节目的形态,以及几场引起争议的节目看,却暴露出其最大的问题:对求职者并不尊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整体背景下,用人单位是具有某种“优势感”的,处理不好,就会高高在上。但一个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用人单位,是会克制这种优势感,会以与求职者平等的心态来进行招聘的。求职的基本精神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这就是说,用人单位要选择人才,人才也在选择用人单位。只有尊重这种“双向选择”的原则,用人单位和人才才能做到“双赢”。

       可我国有很多用人单位以及为大学生求职服务的机构,显然忽视了这个问题。借助就业难这一大环境,强化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不尊重求职者的感受,比如,有的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书上加上霸王条款,强迫求职者接受;有的用人单位根本不顾及求职者的成本,一次次折腾求职者,结果让求职者无功而返;更有的用人单位无视《就业促进法》的存在,大搞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具体到正在热播的某个电视节目,从“招聘现场”的布局看,就让老板一方以“盛气凌人”的方式对待求职者,这一节目显然给社会传递一种很不正常的求职观和用人观。

       我国人才市场已经建立20多年,大学生从1993年起就开始自主择业,到现在还有这种明显不尊重求职者的节目存在而且很红火,反映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平等的就业观、人才观并未确立,个体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是弱势的,这难以保障个体的权利。

       这让我想到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这一改革至今已有10个年头,可是,对于何为自主招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自主招生是学校的自主权,可其实,自主招生的实质应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学生的选择权比学校的自主权来得更重要。由于我们的自主招生,并不考虑学生的选择权,所以自主招生改革一路走来,让公众感到很困惑:为什么“自主招生”之后,学生的压力更大了,既要准备传统高考,又要准备自主招生,还要四处赶考,最终却也只能选择一所学校,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最近南科大的招生方案获批,该校被纳入提前批录取,学校一再向社会解释,他们的招生方式也是自主招生,是基于高考成绩的自主招生。客观而言,南科大的招生方式相对于提前批的其他高校,一定程度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学校可以结合高考成绩和中学学习成绩以及大学面试考察录取学生,可是按照这种方式,学生的选择权没有丝毫增加,投档权还是掌握在有关部门手中。如果这种方式推广,结果是学生要事先参加高校的测试,然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如果想被这所学校录取,必须将其填报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学生的考试负担将更加沉重,大学相对学生的强势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说,这种方式,没有多大推广价值,全面推广的结果是,我国高考,最多变为目前的研究生招生方式。而众所周知,我国研招,同样面临学校自主权不足,学生选择权受限的严重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国家的做法:大学招生也实行基于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可是,与南科大的方式有四方面不同,其一,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可以自主向多所高校提出申请,高校也独立进行录取,没有所谓的批次和志愿限制;其二,每个考生可以在招生录取中,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而不是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其三,申请学校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事,不由考试部门来控制档案的投档;其四,不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面试或者复试,对于那些结合统一测试、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就可录取的学生,大学不再举行面试,这就像中国学生申请国外大学,有多少是要求参加面试的?这种自主招生方式,就是在尊重受教育者选择权、考虑到受教育者权益基础上设计的。

       总之,从国外大学自主招生的经验看,自主招生更多体现在学生的选择权上,也就是学生的自主。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但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国情,高考制度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仍是所有不公平中最公平的制度。如果离开这个国情片面强调“自主”,开始的时候可能也会选出一些好学生,但却难以持久,甚至很快就会变味儿。用一句前一段的流行语总结——世事大致如此。

热词:

  • 就业观
  • 人才观
  • 自主择业
  • 自主招生
  •